端午端午,五月初五为啥叫端午呢?
“端”的本意有“初”、“始”的意思,“午”又跟“五”相通,那“端午”也就是“初五”。
又因“五”、“午”相通,按照地支寅、卯、辰、巳、午……的顺序,五月正是“午”月,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叫重五、重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这是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德祐二年(1276)端午写下的《端午即事》。
这一年,文天祥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灵均”,代指屈原,“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文天祥用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丹心照夙昔”的为国难奔波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还是夏季最大的民间节日,人们在端午节以沐兰、插艾、挂浦、抹雄黄等来除瘟避毒。古人写端午的诗很多很多,分享一个叫殷尧藩的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端午诗。
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这是诗人长期离乡背井,离家已三十五年,在端午时节回到家乡的情景。
这首诗好面熟,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就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翻版吗?
两下比较,贺知章的明显高出好多。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这首诗平白如话浅显易懂,是说小时候喜欢过节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也没心思去感慨了,连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都不想效仿,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石榴花开的正红而白发却一天天增多,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我们说读诗要了解作者所处的个人和时代背景才能很好的去理解。
殷尧藩(780—855)是浙江嘉兴人,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加之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无趣,希望“蒲酒话升平”,诗里有看透热闹空虚背后的无奈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