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耳熟能详的。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华民族的思想斗士”,“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曾经是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必读篇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近年来,鲁迅的作品却被陆续移出教科书,甚至有人批评他不是文学家,只是一个政治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鲁迅的作品与当今社会现实脱节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黑暗落后、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人性的丑恶。他用尖锐的笔锋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讽刺了国民劣根性和精神麻木,呼唤了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
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富裕、开放、多元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接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拥有着自由表达和选择的权利。我们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与鲁迅时代不同。我们更关注个人发展、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话题。
鲁迅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们可能难以理解和共情他笔下的人物和情境,也可能觉得他的思想和语言过于激烈和偏激。我们可能更愿意阅读一些与我们生活更贴近、更有趣味、更有启发性的作品。
鲁迅的作品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鲁迅的作品虽然是白话文,但并不简单易懂。他的文章往往深邃隽永,富有哲理和寓意。他的语言也往往充满了讽刺和暗喻,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才能领会。
而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鲁迅文章中的深层含义,也可能难以欣赏鲁迅语言中的美感。他们可能会觉得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乏味无趣,甚至令人压抑和恐惧。
让中小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可能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发展。他们可能会对鲁迅产生反感和抵触,也可能会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和热情。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的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情操。
鲁迅的作品被过度神化和政治化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也有思想价值。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导致了他的作品被过度神化和政治化。一些人将鲁迅奉为“民族魂”、“精神领袖”、“旗帜人物”,将他的作品视为“圣经”、“教科书”、“法宝”。他们认为鲁迅是不可动摇、不可质疑、不可超越的。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是永恒不变、普遍适用、万能解答的。他们认为只有遵循鲁迅的思想和语言,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评价世界。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鲁迅本人和他的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作家和其他作品的不公平。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读者自己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否定,也是对社会多元和包容性的破坏。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文学本身纯粹性和美好性的亵渎,也是对文学与政治之间合理关系的扭曲。
鲁迅被逐渐移出教科书,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或者他的作品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对待他和他的作品有问题。我们应该以更加平等、开放、理性、客观、多元、包容的态度来看待鲁迅和他的作品,而不是以盲目、狭隘、偏激、主观、单一、排斥的态度来看待。我们应该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更新我们对鲁迅和他作品的认识和评价,而不是固守旧有的模式和框架。
鲁迅并不需要我们去捍卫或者否定他,他只需要我们去真正地读懂和欣赏他。鲁迅并不需要我们去模仿或者反抗他,他只需要我们去自由地思考和创造。鲁迅并不需要我们去神化或者政治化他,他只需要我们去平等地对话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