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饕餮和饕鬄的区别(四大凶兽——饕餮)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3 08:12:03    


俗话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明孝宗书小帖。以问内阁李西涯。西涯不能悉。”

乃据罗圭峰玘刘芦泉绩之言。具疏以闻。西涯言于杨升庵。升庵为西涯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録于集中。一曰贔屭避戏。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殿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性好叫吼。今钟上兽钮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说缙云氏的一个儿子,贪吃、贪财,人们都骂他为饕餮。缙云氏,即炎帝之苗裔,有人说饕餮是蚩尤怨气所化,从谱系上来看,饕餮可能就是蚩尤。

《辞海》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

《汉书·礼乐志》记载:“‘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记载:“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

《春秋》记载:“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

《神异经·西荒经》记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在殷周时代鼎彝上经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而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并由狮族世代看守(首门石狮)

《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饕餮读作tāo tiè。“饕”在《说文》里的解释是:“饕,贪也。”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中有:“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也就是说,“饕”就是贪财的意思。“餮”在《左传·文公十八年》里说:天下的百姓用来和三凶作比较的,就是饕餮。书中注明有“贪食为餮。”在苏舜钦的《悲二字联句》一诗中有:“斯民乃食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餮”就是贪食、贪吃的意思。

从以上一些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饕餮”的源流非常古老,早在华夏文明的萌芽阶段,其身影就开始展现,而且它最早的含义可不是凶兽这么简单。

很多学者都认为,“饕餮”这一形象最早出自著名的良渚文明。那里的先民在五六千年前,就可以修筑起雄伟壮观的防水大坝和夯土城墙,又加工出无数精美绝伦的玉器,其众多文明因子,都被后来的华夏文明所继承。良渚的玉器形制中,以玉琮、玉璧、玉镯、玉钺等特色最为鲜明。尤其是玉琮,体积庞大、雕工精细、纹饰奇异,代表了良渚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准。

“琮”是一种外方内圆的中空柱形器,古人认为它象征着天圆地方,可以从中间的孔道中窥探天机,达到与天上的神灵沟通的目的。良渚的玉琮上,大都雕刻着一个圆眼阔口的兽面纹饰,以其狰狞的面目给后世的研究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在殷墟还是在其他地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上,都时常见到与良渚近似的兽面纹形象。它同样有一双暴眼、张开着大口,显露出一幅夸张凶厉的表情。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其实《山海经》是没有“饕餮”二字,然后有许多关于饕餮的介绍都会说:饕餮,又名老饕、狍鸮。出处:山海经、左传。于是在《左传》里面找到了饕餮。

《左传》的成书年代普遍认为是在春秋末年,约为公元前403-前386,比《山海经》成书年份要早接近两百年左右。这饕餮出现在《左传》中他还是一个人啊,怎么会跟《山海经》里羊身人面目在腋下的狍鸮扯上关系了呢?

在晋代郭璞注解的《山海经》里面找到了相关的注解文字:“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其实饕餮他出身天潢贵胄、是炎帝之苗裔。他曾为黄帝之夏官、是称霸一方的诸侯。他曾坐拥洞庭彭蠡,雄踞千里沃野,扼守江山之险。这样一个身世显赫的人,却因为放纵欲望,荒淫贪婪而堕落,为天下人所不齿。最终,他被流放边陲,化身为食人的凶兽,自此遗臭万年。

《集解》说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炎黄之战以炎帝部落战败后臣服于黄帝宣告结束,他的一支后裔加入黄帝部落,被封为夏官“缙云氏”。孔安国在注解《尚书》是说缙云氏的诸侯国即为尧舜禹三代屡屡兴风作浪的“三苗”部落。

而饕餮就是缙云氏的首领,三苗之国的君主。故而《左传》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战国策·魏策》说“昔者三苗之居,彭蠡之波,洞庭之水”,可见三苗之国拥有大片丰饶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



饕餮本应心怀仁义、造福于民,但优渥的生活让他耽于享乐,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遗忘了君王的责任和臣子的本分,最终变成了“贪于饮食、冒于货贿”的暴君。

不仅如此,在他横征暴敛的的腐朽统治下,整个三苗部落也上行下效,世风日下,变得“淫逸无礼”(《神异经》)。他们恃强凌弱,四处劫掠争抢,搞得天下乌烟瘴气,世人都非常厌恶他们。

这样一个邪恶的君主后来有了更大的野心,屡屡带领着他的部落兴兵作乱。《尚书》说帝舜击败了他们,随后“窜三苗于三危”,也就是将他们驱逐到西北边陲的三危山一带。

还有一种说法是饕餮是蚩尤的怨气所化。因为黄帝大战蚩尤时,蚩尤被砍掉了头颅,头颅掉在了地上,充满了怨气才化作成了饕餮。带有怨气的饕餮发誓要吃尽天下所有事物。所以它遇山吃山,遇人吃人,最后因为实在没有吃的了,就开始吃自己的四肢和身子。到最后,饕餮只剩下一个头颅,也因此被撑死了。

当然民间还有传说,说呀这饕餮实际上是龙的儿子,是龙跟羊云雨之后生下的孩子,这种说法目前并无根据。但不管怎么说,饕餮都是贪婪的代表,所以饕餮多用来形容人性的贪婪。

饕餮是一种凶猛和贪婪的神兽,它被视为不祥之兆,象征着破坏和邪恶的力量。它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警示人们远离贪欲和暴力的诱惑。

在道家思想中,饕餮被视为一种象征无为而治的怪兽。道家认为,像饕餮一样,世间万物都应该顺其自然,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了放任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

在佛教中,饕餮被视为贪欲的象征。佛教认为,人类贪欲无度,就像饕餮一样吞噬着世间的财富和资源,最终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佛教教导人们要放下执念,清心寡欲,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淮南子》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意思是周人在鼎上镌刻的饕餮有首无身,这是因为它吃人的时候还没吞下去便被斩首了。这是来警醒人们不要贪婪以及天理报应。

根据《梁书》记载,梁元帝萧绎即位后,其弟萧纪在成都自立为帝,兴兵作乱争夺天下。萧纪败亡后,萧绎将其后代的属籍削除,并赐姓“饕餮”,以彰其恶德。

人们如此憎恶饕餮,是因为憎恶它所代表的贪婪。曾子说“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人若不修德行,为欲望所绑架,那距离堕落为兽不远矣。饕餮尚有断首之虞,人类陷入贪婪无疑也会坠入毁灭的深渊。

混沌、穷奇、梼杌、饕餮——这四位“上古凶兽”也在以后千年的岁月里跟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上古传说一起熔炼进了无数后来的故事、传说、历史、器物篆刻,甚至在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能无数次在各种小说、影视作品、游戏等创作中看见他们的身影。